如何畫好動態速寫?--美術生必看
人物動態速寫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訓練課程,也是當前聯考以及??嫉闹匾颇恐?。很多同學都覺得人物動態速寫難畫、難記憶,今天我給大家講解一下,畫好動態速寫必需要懂得基礎知識。
一.觀察方法:1.比例特征:大概幾個頭長,是大長腿還是小短腿等;
2.形體特征:高矮胖瘦,像個肉球,可以用幾何形體去理解外形特征;
3.動態特征:S形、C形或者L形等;
4.剪影形觀察法:類似剪紙,只看外輪廓,不看細節和頭手腳;
5.負空間觀察法:利用形體與形體之間的負空間的形狀、大小來確定或檢查形體之間關系的準確性(圖中陰影部分為負空間)
二.動態規律分析。先了解幾個概念
1.重心、支撐面、重心線:重心是人體重量的重心,是支撐人體重量的關鍵;支撐面是指支撐人體重量的面積,指兩腿之間的距離;重心的位置在人體骶骨與肚臍孔之間,由肚臍孔往下引一條垂直線,稱為重心線。
重心線的落點在支撐面之內,人體則可依靠自身支撐;如果在支撐面以外則需要靠外力支撐,或者處在運動狀態。
2.動向線:指人物左右肩之間的連線和臀部左右的連線。動向線只有在人物立正站立、頭部平視狀態才是一種平行狀態;否則只要人體稍微一動,動向線就是一種對立狀態。
2. 動態線:指人體由于動向線與形體轉折的變化,帶來的形體外在形態外緣上的變化,包括四肢在內的全身動態變化特征。
最能體現動態外形變化的線條稱為主要動態線,其它則稱為輔助動態線或次要動態線。
3. 一豎、二橫、三體積、四肢:為了分析冬天并掌握其規律,我們將復雜的人體歸納為“一豎(脊柱線)、二橫(兩側肩峰連線與兩側髂骨前上棘連線)、三體積(頭、胸廓、骨盆)、四肢(兩側上肢與下肢)”。
一豎:脊柱線從前側或后側看是一根豎線,從兩側看則呈四個彎曲。運動時彎曲狀起相應變化。
二橫:兩肩的連線(即肩線)和骨盆髂前上棘之間的連線(即髖線),直立時平行,運動時兩線傾斜,不平行。
三體積:可將三體積概括為長方體和近似長方體的體積。運動時三者之間,通常是相互扭轉的。
四肢:把四肢概括為八段直線或圓柱體。
三.人體比例及體型分析:
1.人體比例是以頭長為單位,東亞人種通常是7至7.5個頭長。各部分比例如下:
①、下頜骨底部至乳頭處為一個頭長。②、手臂共3個頭長,其中上臂為4/3
個頭長,前臂為1個頭長,手為2/3個頭長。③、兩肩之間的寬度為2個頭長。
④、人體的1/2處在恥骨聯合處, 從大轉子至腳底共4個頭長, 膝關節以上和以下分別為2個頭 長
2、男女的身體比例和形體特征:他們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軀干部。從寬度看,男性兩肩連線長于兩側大轉子連線,而女性的兩側大轉子連線長于肩線。從長度看,男性猶豫胸部體積大,顯得腰部以上發達,而女性由于臀部的寬闊顯得腰部以下發達,
此外,男、女性雖然全身長度的標準比例相同,但他們各自的軀干與下肢相比,女性的軀干部略長,而腿部較短。
3.不同年齡的身體比例
四.對外形影響比較大的肌肉形體和骨點。
這里骨點比較少很容易記住,重點反復記憶肌肉的形體,可以按照速寫的方式反復的去勾勒這些肌肉,最好能做到默寫出來,這樣畫出來的動態速寫比較真實飽滿有肉感。
肌肉勾勒和練習方法
下面我用圖片表達人物速寫學習的過程
第一步:是我們看形的方法,也是定動態的方法,一定要概括,眼睛看的時候只看形體不看細節;
第二步:體塊分析,用幾何形體去理解人體,主要是解決體塊運動規律和人體的透視關系,
第三步:是骨點和肌肉結構了解,主要是解決對外形影響比較大的肌肉和骨點,使人物畫起來比較飽滿。
第四步,動態速寫,用概括肯定的線條把人物動態表達完整,重點表達一下關節的地方,其它地方一帶而過。這一步主要是鍛煉畫者對形體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需要做深入刻畫,一般控制在三到八分鐘左右,所以作畫速度比較快,需要長期快速的訓練才能提升對形體的敏感度。
第五步,完整畫面,頭手腳和衣紋的細節刻畫。
五.如何下筆。
畫速寫首先是要大膽,特別是剛開始學的時候,有些同學覺得怎么畫都不像,最后就不敢動筆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管對還是錯都要用最肯定的筆觸畫出來,如果這條線條畫錯了重新再畫一條,不用把錯的線條擦掉。畫動態速寫是一個很長的練習、積累和記憶動態形體的過程,所以在你理解上面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練得越多越熟練理解的越透徹,最后做到能夠憑記憶和想象把人物動態表現出來。
要做到“取舍”與“概括”,下筆要一氣呵成,客服盲目,看一眼畫一筆是畫不好速寫的,畫出來的很是難看,要做到統籌畫面,不多一筆不少一筆,比如說衣服上的褶皺,只需要突出表現顯示結構的線條就可以了。
- 上一篇:靜物素描課程--劉旭清老師[ 07-20 ]
- 下一篇:色彩課程--李劍龍老師[ 07-23 ]